为了达到管廊工程的质量目标,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保证:
一、事前控制措施
1、进行作业技术交底,包括作业技术要领、质量标准、施工依据、与前后工序的关系等。
2、检查施工工序、程序的合理性、科学性,防止工序流程错误,导致工序质量失控。检查工序施工条件,即每道工序投入的材料,使用的工具、设备及操作工艺及环境条件等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。
二、事中控制措施
1、检查工序施工中人员操作程序、操作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规程要求。
2、检查工序施工中间产品的质量,即工序质量、分项工程质量。
3、对工序质量符合要求的中间产品(分项工程)及时进行工序验收或隐蔽工程验收。
4、质量合格的工序经验收后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。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,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。
三、事后控制措施
1、对分项工程的检查应按标准要求进行目测、实测及抽样试验的程序,做好原始记录,经数据分析后,及时做出合格及不合格的判断;
2、对合格工序产品应及时提交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;
3、完善管理过程的各项检查记录、检测资料及验收资料,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依据,并为工程质量分析提供可追溯的依据。
还有一项就是对施工工程的监测监控
(1)监控内容
根据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,结合综合管廊工程的地质、地形、地貌条件以及施工方案,监控内容一般为地表沉降。
(2)监测报警值和值
地表沉降:报警值——16mm,值——20mm
(3)监测点的布置
地表沉降是沟槽监测施工最基本监测项目,它最直接的反映沟槽周边土体的变化情况。测点的布置一般采用地表桩的形式,直接布置在土层内。
在场地容许的条件下,地表沉降点布设成断面形式,断面垂直于沟槽边线,测点距离约12m,断面位置相对应于墙体测斜、墙顶沉降监测点位置。
(4)监测管理体系和监测质量措施
a、成立监测管理小组,由领导和有经验的监测人员组成,使监测按计划、有步骤进行。针对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机构。
b、派驻现场人员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,成员由多年从事施工及监测的技术人员组成,组长由具有丰富经验,具有较高分析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。
c、建立质量责任制,确保施工监测质量。
d、测点布置力求合理,应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。
e、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,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,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、标定。确保仪器的质量、稳定可靠性,保证观测精度满足需要。
f、观测前,采用增加测回数的措施,保证初始值的准确性。
g、制定各监测点位的保护措施,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。
h、量测资料的储存、计算、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。
i、各个项目的监测资料必须保持完整、清晰的监测记录、图表、曲线及文字报告。
j、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,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。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、专人保养、专人检校的管理。
k、设定控制值,采用三级监测管理,当发现监测物理量接近或超过警戒控制值时,
立即报告监理,并向监理报送建议应急补救措施。超过警戒控制及时报警并上报业主,组织专家会诊。